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
意思:山头孤月耿还在,岩石上寒波晓更喧闹。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夜入磻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作者通过描绘磻溪的夜色,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思考。
首联“夜入磻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磻溪的夜晚描绘得如同一幅深邃的画卷。夜晚的磻溪如同进入峡谷一般,神秘而深邃,山间的火炬在夜色中摇曳,猿猴被惊动,这都为画面增添了丰富的细节和深度。
颔联“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磻溪夜色的细节。山头的孤月依然明亮,照亮了石上的寒波,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喧闹。这一联进一步强化了磻溪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喧闹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张力。
颈联“至人旧隐白云合,神物已化遗踪蜿”,诗人开始对磻溪的历史进行思考。这里的“至人旧隐”和“神物已化”的意象,暗示了这里曾经有过的历史和传说,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变迁的深深思考。
尾联“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诗人通过强烈的想象和急切的渴望,表达了对改变现实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像霹雳一样改变现状,就像倾倒天瓢一样倾倒出变革的甘霖。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也是对改变的强烈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磻溪夜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思考,以及对改变现实的渴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磻溪的夜晚描绘得如诗如画,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