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杜鹃》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意思:香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杜鹃》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杜鹃鸟的悲鸣为引子,表达了对生命的哀怨和无奈。 首联“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杜宇是古蜀国的国君,他死后化作杜鹃鸟,每到蜀地叫唤。诗人以杜鹃鸟的悲鸣引出其背后的故事,表达了杜鹃鸟无尽的冤屈和哀怨。而“年年叫蜀门”则直接描绘了杜鹃鸟的悲鸣之声,让人感受到其深深的哀痛。 颔联“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进一步表达了杜鹃鸟的悲惨命运和无尽的怨恨。它始终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哀伤,呼唤着过去的辉煌和曾经的欢乐,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无奈。 颈联“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诗人用芳草和红花这两种意象来描绘杜鹃鸟的悲惨命运。芳草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未来的美好,而红花则象征着生命的绚烂和短暂。然而,杜鹃鸟却因为悲鸣而肠结,血染红花,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诗人以山川尽显春色为背景,表达了生命的美丽和希望。然而,这种美丽和希望背后却是杜鹃鸟无尽的悲鸣和哀怨,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奈和无助。最后一句“呜咽复谁论?”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无奈的感慨,让人深思生命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杜鹃鸟的悲鸣,表达了对生命的哀怨和无奈,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痛苦和无助。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生命的美丽和希望,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血痕

    读音:xuè hén

    繁体字:血痕

    意思:
    1.血的痕迹。
    晋·王嘉《拾遗记魏》:“次检宝库中,得一玉虎头枕,眼有伤,血痕尚湿。”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绿翘》:“详视之,如有血痕且腥。”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红花

    读音:hóng huā

    繁体字:紅花

    短语:雌花 天花 落花

    英语:safflower

    意思:(红花,红花)

    1.亦作“红华”。红色的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