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禀天地气,乃物中最灵。
意思:人禀天地之气,是万物中最灵。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赠学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旨在教导人们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它通过描述自然万物生长的过程,以及人的性情的形成和发展,来阐述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道理。
首先,诗中提到“人禀天地气,乃物中最灵”,强调了人的天赋和重要性。人作为天地间的生物,拥有着天地之气,是最为灵秀的生物之一。这为下文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做了铺垫。
接着,诗中又提到“性虽有五常,不学无由明”,强调了人的学习的重要性。人的性情虽然天生,但要想真正理解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这为下文描述人的成长过程做了铺垫。
随后,诗中用“轮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绳。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来比喻人的成长过程。这些比喻形象生动,富有哲理。它们告诉我们,人的成长需要经历各种磨砺和锻炼,就像轮子经过揉捏才能变得圆滑,树木经过拉直才能符合绳索的标准,金属经过磨砺才能变得锋利,玉石经过雕琢才能成为器物一样。这些比喻告诉我们,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最后,诗中强调了“仁义不远躬,勤勤入至诚。”这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赞美。仁义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它并不遥远,只要我们躬行实践,就能达到至诚的境界。这表明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它的途径和方法。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它通过描述自然万物的生长过程和人的成长过程,来教导人们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它强调了人的学习、努力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这些品质的途径和方法。这首诗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最后一段中,“尔曹直勉勉,无以吾言轻。”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鼓励。诗人希望年轻人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断地努力和进步,不要轻视他的话。这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和期望,也体现了诗歌的教育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的诗歌,它教导人们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鼓励。这首诗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