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

意思:沙漠路天早秋季,边城夜应永远。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是一首描绘边疆生活的诗,通过对边疆军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深同情和对他们艰苦生活的赞美。 首联“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描绘了边疆的早秋和夜晚的漫长。这里用“早秋”来形容边疆的季节,给人一种清冷、寂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辛。而“夜应永”则描绘了夜晚的漫长,进一步突显了边疆生活的孤独和寂寥。 颔联“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是对边疆军旅生活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用“遥传”和“已报”两个词,表达了信息的传递之难和边疆的荒凉寒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深同情。 接下来的几联,如“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远途能自致,短步终难骋。”等,都是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钦佩。 最后,“忆君霜露时,使我空引领。”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深思念和关怀,也表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军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深同情和对他们艰苦生活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
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
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
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
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
远途能自致,短步终难骋。
羽翮时一看,穷愁始三省。
人生感然诺,何啻若形影。
白发知苦心,阳春见佳境。
星河连塞络,刁斗兼山静。
忆君霜露时,使我空引领。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早秋

    读音:zǎo qiū

    繁体字:早秋

    意思:初秋。
    唐·王勃《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唐·雍陶《咏双白鹭》:“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

  • 边城

    读音:biān chéng

    繁体字:邊城

    意思:(边城,边城)

    1.指靠近国界的城市。
    《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暑雨止,大寒起,万物实然,利以填塞空郄,缮边城,涂郭术。”

  • 碛路

    读音:qì lù

    繁体字:磧路

    意思:(碛路,碛路)
    多沙石的道路。
    南朝·宋·鲍照《登翻车岘》诗:“淖坂既马领,碛路又羊肠。”
    唐·高适《同吕员外酬田着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诗:“碛路天早秋,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