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澹泊随民乐,先赋丰年一首诗。
意思:史君淡泊随着人民快乐,先赋丰年一首诗。
出自作者[宋]冯伯规的《初至郡讲禊饮於江上夜归赋此》
全文创作背景
冯伯规的《初至郡讲禊饮於江上夜归赋此》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经历有关。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和学者们经常在江畔举行讲禊饮酒的活动,以诗文会友,抒发情感。冯伯规作为宋代的文人,也参与了这样的活动。在某个春天,他初至一郡,参加了江上的讲禊饮宴,夜晚归来后,便创作了这首诗。
讲禊,古代于春秋两季,有至水滨举行祭礼的习俗,称为修禊。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於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 ,修禊事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礼祭郊祀·修禊》:“《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 禊,数也,三月上巳日之水上有祈祥除凶之祭神,洁濯万物,驱除不祥也。” 清 魏源 《岱麓诸谷诗·岱谷陪尾山源》:“修禊事已远,古俗难重寻。”
总之,冯伯规的《初至郡讲禊饮於江上夜归赋此》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