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不疑假书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 借书谁敢惊,欹枕尚未暖。

借书谁敢惊,欹枕尚未暖。

意思:借来的书谁敢惊吓,倾斜枕头还没有温暖。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次韵和不疑假书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性格和顺,心境宁静的江翁形象,他虽身居官职,但向往自由,追求内心的平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江翁顺天和,心迹两夷简”描绘了江翁的性格特点,他顺应自然,心境宁静。这种性格特点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虽如边韶寝,且异宰予懒”。他虽然像边韶一样喜欢睡觉,但并不像宰予那样懒惰。平时他勤奋好学,“平居无进间,经史自课限”,无论是在经书还是史书方面,都自己设定学习的目标和计划。 诗中还通过江翁的歌声和琴声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高歌慕翰林,鸣琴写中散”。他的歌声高亢激昂,表达了对翰林(学者)的仰慕;他的琴声悠扬,传达出他内心的散淡与超然。 “悠然物外人,强为章绶绾”一句,进一步揭示了江翁的心态。他虽然身在官场,但心在物外,对官职并不热衷。然而,他仍然尽职尽责,“官舍苦秋霖,瞬息聊休眼”,即使官舍环境艰苦,他也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诗中还通过借书、欹枕等细节描绘了江翁的生活状态,“借书谁敢惊,欹枕尚未暖”。他勤奋好学,借阅书籍不敢惊动别人;他忙碌于公务,休息时连枕头都还没暖热。 最后几句诗人对江翁进行了评价和鼓励,“不疑神骥才,垂耳困皁栈。碌碌随吾侪,拜揖把手版”。诗人认为江翁具有出众的才华,不应该被现状所困。虽然他现在碌碌无为,但诗人鼓励他坚持下去,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江翁形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江翁的赞赏和鼓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内心平和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翁顺天和,心迹两夷简。
虽如边韶寝,且异宰予懒。
平居无进间,经史自课限。
高歌慕翰林,鸣琴写中散。
悠然物外人,强为章绶绾。
官舍苦秋霖,瞬息聊休眼。
勤勚已有余,宴安何愧赧。
借书谁敢惊,欹枕尚未暖。
不疑神骥才,垂耳困皁栈。
碌碌随吾侪,拜揖把手版。
毋嫌朱墨倦,腾举已为晚。
慎勿思山林,山林付愚孱。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尚未

    读音:拼音:shàng wèi 五笔:imfi

    尚未的解释

    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