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狥身。
意思:圣明的君主贤相正包罗,规劝我微敢狥身。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狥身。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驽足未离尘。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宴坐黄堂愧无恨,陇头元是带经人》是作者对古代谏臣魏征的赞美和敬仰。
首句“圣君贤相正弥纶”是对君王和宰相的高度赞扬,他们正直公正,治理国家,处理各种事务。“谏诤臣微敢狥身”表达了作者对魏征这样的谏臣的敬仰,他敢于直言进谏,即使身份微小也不畏惧。
“但得葵心长向日”表达了魏征忠诚无私,一心向着皇帝,无私奉献的精神。“何妨驽足未离尘”则表达了即使自己能力有限,也愿意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表达了魏征愿意离开家乡,远离舒适的生活环境,去救助那些受伤的人民。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后两句“宴坐黄堂愧无恨,陇头元是带经人。”表达了作者对魏征的敬仰之情,他宴坐黄堂,心系天下,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即使在闲暇之时,他也始终不忘自己的本心,不忘带经而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魏征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无私、奉献等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责任感,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