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郡走符檄,纵横瓷鞭箠。
意思:各州郡逃符檄,纵横瓷鞭打。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人生起伏中的心态变化,以及他对世事、文章、仕途、边疆事务的看法。
起首四句,诗人认为得失循环,古今事理相通,而人生百岁,犹如毫芒般短暂。因此达人应该超脱身外之物,不再挂怀。这是一个深入人心的道理,当愁绪如乱丝时,应该以理智来疏解。
接着八句,诗人通过描述一位从关外来的文人,声名鹊起,文章落纸如飞,老生看了他的文章,惊为天人,自愧不如。而这位文人却毫不自满,对卿相拜访,阍者不敢直视。这段描述可见诗人对文人的赞美,以及对谦逊态度的推崇。
然后十二句,描述了这位文人解褐出仕,初入仕途,虽然只是个小吏,但他如鱼得水,意气风发。然而边疆地区却多事之秋,西羌背叛,边境告急,增兵十万,粮食难以支撑。州郡之间文书往来频繁,鞭笞之声不绝于耳,百姓生活困苦,吃的只是糠秕。这段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边疆事务的关切,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文章、仕途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诗人对边疆事务和民生疾苦的关切也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