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岑郎中》 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

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

意思:虽然拨开云雾欢迎疾病,已经恨趋风任德慢。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赠岑郎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读书和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他还没有完全理解读书的意义,只是单纯地背诵郎中(指老师或长辈)教给他的几首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最初体验,也暗示了他对诗歌的热爱。 “四海烟尘犹隔阔,十年魂梦每相随。”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尘土和喧嚣,但诗人仍然坚信诗歌的力量,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让人们心灵相通。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即使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磨砺,他对诗歌的热爱依然如初。 “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敬仰之情和对学习者的鼓励。尽管学习诗歌的道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诗人仍然愿意披荆斩棘,去追寻诗歌的真谛。他希望学习者能够尽快地接受和领悟诗歌的精髓,不要因为拖延而错过机会。 最后两句“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独特见解和对知音的渴望。他认为,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诗歌的真谛,因此寻找一位知音是十分困难的。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 整首诗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读书和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值得人们去品味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
四海烟尘犹隔阔,十年魂梦每相随。
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
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
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关键词解释

  • 拜德

    读音:bài dé

    繁体字:拜德

    意思:拜谢恩德;礼拜大德。
    《左传昭公十六年》:“子产拜,使五卿皆拜,曰:‘吾子靖乱,敢不拜德?’”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摺:“我拜德不拜寿,我把哥哥擒于山寨,触犯着贤士,休怪,请

  • 逢迎

    读音:féng yíng

    繁体字:逢迎

    短语:吹捧 拍马屁 谄媚 献殷勤 吹吹拍拍 谀 献媚 拍 恭维 讨好 捧场 媚 谄 捧 点头哈腰 阿谀奉承 溜须拍马 取悦 狐媚

    英语:i

  • 云雾

    读音:yún wù

    繁体字:雲霧

    短语:岚 暮霭

    英语:cloud and mist

    意思:(云雾,云雾)

    1.云和雾。
    《韩非子难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