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筠庵》 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意思:雾气中披着羽衣,砌下脱草鞋。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筠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老传说中的仙人李僊的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崇高的气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深敬畏。 开头四句,“故老谈李僊,晋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引入了李僊的形象,他是一个骑着鹤的仙人,没有任何世俗的财物,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这个形象既体现了道家的超凡脱俗,又表现了人们对仙人的想象。 接着八句,“鹤本非胎生,古卯尚遗壳。千年石似坚,覆在凤山脚。寒宵晦风雨,神光照岩岳。犬嗥鸡夜鸣,龙泣人寝愕。”详细描绘了鹤的出生和生存环境,以及它在风雨中的坚韧和光芒。这些描绘增强了鹤的神秘感和崇高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 然后八句,“秪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当时菢破处,作门不关钥。盖以一把茅,聊以护霜雹。遐瞻如钓翁,蘘衣逐层著。”诗人以筠庵比喻李僊的居所,描绘了它的简陋和自然,进一步体现了仙人的超脱和淡泊。 最后八句,“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入户环仰观,中空生响诺。不见朱顶雏,犹存雪色膜。松梢双老鹤,戛然下檐角。老夫忽心惊,不敢小盘礡。”描述了诗人的探访和体验,他在雾气中披着羽毛衣,脱下草鞋,进入屋内环顾四周,只听到空中的响声,没有看到朱顶鹤的雏鸟,但仍然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最后,当他看到松梢上的两只老鹤突然飞下檐角时,他感到心惊胆颤,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李僊和鹤的形象,以及诗人的探访体验,表现了仙人的超脱和淡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老谈李僊,晋日上寥廓。
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
鹤本非胎生,古卯尚遗壳。
千年石似坚,覆在凤山脚。
寒宵晦风雨,神光照岩岳。
犬嗥鸡夜鸣,龙泣人寝愕。
秪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
当时菢破处,作门不关钥。
盖以一把茅,聊以护霜雹。
遐瞻如钓翁,蘘衣逐层著。
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
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入户环仰观,中空生响诺。
不见朱顶雏,犹存雪色膜。
松梢双老鹤,戛然下檐角。
老夫忽心惊,不敢小盘礡。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羽衣

    读音:yǔ yī

    繁体字:羽衣

    意思:
    1.以羽毛织成的衣服。
    《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
    《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 下脱

    解释

    下脱 xiàtuō

    [glide;let down] 向下滑

    坐而下脱。——《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引用解释

    欺骗;骗取。《敦煌变文集·

  • 芒屩

    读音:máng juē

    繁体字:芒屩

    意思:
    1.即芒鞋。
    《晋书刘惔传》:“惔少清远,有标奇,与母任氏寓居京口,家贫,织芒屩为养。”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履考》:“六朝前率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