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宋中遇陈二》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意思:常愧鲍叔义,所期辅佐帝王的人才。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宋中遇陈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赠东郭隐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士东郭隐者的敬意和对其生活的理解。 首联“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诗人表达了对东郭隐者的敬仰之情,他以鲍叔义为榜样,期待这位隐者能有如王佐之才的作为,然而,隐者为何坚守苦节,却无良媒,这令诗人感到疑惑。 颔联“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诗人描述了他们离别十年的经历,以及隐者千里飘飖而来的情景。接着,诗人又描绘了隐者罢官后的生活状态,只有柴门开启,这更增添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颈联“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生活的环境,巷子深处的穷困,高堂之上咏诗《南陔》,篱笆根下长满花草,井上生出莓苔。这些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示了隐者生活的简朴和自然。 尾联“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诗人对隐者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无奈和接受。尽管曾经对权势充满期待,但现在却已经厌倦了荒野生活。然而,男儿未达命途未卜,只有尽享手中酒。这种无奈和苦涩的情感表达,使得诗篇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东郭隐者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无奈和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王佐

    读音:wáng zuǒ

    繁体字:王佐

    意思:
    1.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
    《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筦·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晋·葛洪《抱朴子时难》:“

  • 鲍叔

    读音:bào shū

    繁体字:鮑叔

    意思:(鲍叔,鲍叔)
    鲍叔牙的别称。
    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并笃于友谊称于世。后常以“鲍叔”代称知己好友。
    唐·元稹《寄乐天》诗:“惟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