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勉隐者》 躁进陷邪佞,洁已废大伦。

躁进陷邪佞,洁已废大伦。

意思:操之过急攻陷邪佞之人,清洁已废弃纲常。

出自作者[宋]释智圆的《勉隐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水、尘、静者、贪夫、躁进者等为对象,通过对比、象征、引申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首先,诗中以潺潺涧中水不入贪夫耳,茫茫陌上尘不沾静者身,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与尘的污浊,象征着人的品格的高下。静者贵寡欲,说明他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纯洁,而贪夫常患贫,则揭示了贪欲的危害。 其次,诗中进一步引申出躁进陷邪佞,洁已废大伦的主题。躁进者往往心浮气躁,追求名利,陷入了邪佞之途;洁已者则过于洁身自好,放弃了社会责任。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指出,在文明时代,草泽罗贤人,即广大的民间人才被发现和重用。然而,行道尚中庸,蠖屈宜求伸,即无论在个人修身还是社会行道上,都应追求中庸之道,像蠖蛆一样曲折求伸,体现了一种稳健、中庸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德、社会公正、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哲理价值和人生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潺潺涧中水,不入贪夫耳。
茫茫陌上尘,不沾静者身。
静者贵寡欲,贪夫常患贫。
躁进陷邪佞,洁已废大伦。
况当文明时,草泽罗贤人。
行道尚中庸,蠖屈宜求伸。

关键词解释

  • 邪佞

    读音:xié nìng

    繁体字:邪佞

    意思:
    1.奸邪,伪善。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莽既不仁而有邪佞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权。”
    明·方孝孺《春风和气堂记》:“或用之而参以邪佞之人,虽欲为春

  • 大伦

    读音:dà lún

    繁体字:大倫

    意思:(大伦,大伦)

    1.指封建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
    《论语微子》:“欲絜其身,而乱大伦。”
    《孟子公孙丑下》:“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 躁进

    读音:zào jìn

    繁体字:躁進

    意思:(躁进,躁进)

    1.冒进;轻率前进。
    唐·冯贽《云仙杂记二鹘掷卵》:“又翅羽未成,跃出巢穴,往往堕崖而死,其天性俊勇,是亦躁进之类。”
    宋·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