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成》 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

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

意思:刖足卞和就进献玉,然而脐董卓难道没有金?

出自作者[元]王冕的《偶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沉感慨的诗。诗人以历史典故和人物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时代的复杂情感。 首句“桑田沧海事沈沈”以沧海桑田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沉浮,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 “慨慷谁能论今古?”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古今变迁的感慨,也展现出对历史的深深思考。 接着,诗人通过“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两句,运用卞和献玉和董卓的金脐两个典故,进一步阐述了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主题。卞和因献玉而被刖足,董卓虽有金脐却终遭恶果,这两个例子都表现了人生的不幸和世间的不公。 “虽求知己终难合,差立功名错用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追求功名的深深无奈。诗人感叹,即使想寻求知己,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而追求功名也往往用心良苦,难得成功。 最后两句“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诗人以老子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然而,这种理解并不能改变诗人的境遇,华发渐生,无法承受发簪的重量,象征着诗人的衰老和无力。 整首诗情感深沉,典故运用得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桑田沧海事沈沈,慨慷谁能论今古?
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
虽求知己终难合,差立功名错用心。
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
作者介绍 韦庄简介
王冕是一位著名的古代文化人物,他天性聪明,精通天文地理,具有广泛的知识,是中国古代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以下是对王冕的评价:
才华横溢:王冕非常聪明,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被誉为“天才”。他不仅精通书画、音乐、卜算等多种艺术,还擅长文学创作,是唐代一位杰出的文化人。
游走人生:王冕虽然聪明才智过人,但他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选择了自由而闲适的生活方式。他一生游荡于各地,不求功名利禄,只寻求心灵的自由,体现出了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
文化成就:王冕在书画、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在书画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山水画方面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献玉

    读音:xiàn yù

    繁体字:獻玉

    意思:(献玉,献玉)
    春秋时楚人卞和得宝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楚文王即位,和抱玉璞哭于荆山下,楚王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

  • 刖足

    引用解释

    断足。古代肉刑之一。《书·吕刑》“剕辟疑赦” 孔 传:“刖足曰剕。”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昔 周 用肉刑,刖足劓鼻。”《旧唐书·西戎传·天竺国》:“不孝则断手刖足,截耳割鼻,放流边外。” 陈炜谟 《狼筅将军》:“稍一不慎,遇着拉伕,即有剖心刖足的危险呢。”

    读音:yuè zú

  • 卞和

    读音:biàn hé

    繁体字:卞和

    意思: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
    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史记鲁仲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