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意思:没有人因为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从发出声音。

出自作者[清]黄景仁的《杂感》

全文创作背景

黄景仁的《杂感》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郁结。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黄景仁二十岁,正值青春盛年,但他已经在生活中遭受了许多困顿和挫折。他的诗歌多表达悲苦和愤懑之情,这种情感在《杂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诗中,他回顾自己二十年的人生,感到意有所郁结,无法通达,因此发出不平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作者介绍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关键词解释

  • 诗卷

    读音:shī juàn

    繁体字:詩卷

    意思:(诗卷,诗卷)
    诗集。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畋女幼有文性,尝览

  • 作声

    读音:zuò shēng

    繁体字:作聲

    意思:(作声,作声)

    1.谓开口说话。
    《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谓众曰:‘卿诸人欲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防閤丁兴怀曰:‘官秖应作耳。’敬则不作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