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廷桂还姑苏》 越王台畔偶相逢,握手高谈意颇浓。

越王台畔偶相逢,握手高谈意颇浓。

意思:越王台旁偶然相逢,握手高谈意很浓。

出自作者[明]刘绩的《送王廷桂还姑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王郎的诗作和人生态度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首段通过描绘王郎对风雅的热爱,生长在姑苏(苏州的古称)的背景,表现出他的高洁和淡泊。 二段至八段,作者与王郎在越王台相遇,高谈阔论,吟诗饮酒,怀古伤今,表现出他们的豪情壮志和磊落胸怀。然而,对于当时的权贵小人,如将军和丞相,他们表示出鄙夷和轻视。 九段和十段,作者表达了对世事人生如梦的感慨,认为应该珍惜当下,追求真正的理想,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王郎的描绘和赞美,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理解。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人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王郎入骨爱风雅,自言生长姑苏下。
一片清冰映玉壶,判知不是栖栖者。
越王台畔偶相逢,握手高谈意颇浓。
西陵缓辔吟秋霁,北瑽西杯坐日舂。
酒酣击节因怀古,壮心磊落嗟谁仵。
却笑将军类沐猴,每轻丞相称仓鼠。
即今身世两悠悠,浪迹翻成汗漫游。
谁信魏牟偏恋阙,自怜王粲数登楼。
故国繁华寂如扫,送君只欲伤怀抱。
子胥墓下但白杨,泰伯祠前空绿草。
三十男儿宜远图,功名富贵等樗蒲。
且须一舸还三泖,莫作扁舟泛五湖。

关键词解释

  • 越王台

    引用解释

    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

  • 握手

    读音:wò shǒu

    繁体字:握手

    英语:to shake hands

    意思:I

    1.执手,拉手。古时在离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以握手表示亲近或信任。
    《东观汉记马

  • 手高

    读音:shǒu gāo

    繁体字:手高

    意思:手段高强。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小人因不识得贼人赵正,昨日当面挫过,这贼委的手高。”

    解释:1.手段高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