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弟士龙诗》 惄焉伤别促。

惄焉伤别促。

意思:惄了伤别催。

出自作者[魏晋]陆机的《赠弟士龙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的深情和不舍的愁绪为基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友情之深。 首句“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直接点明离别的主题,表达了离别者内心的怨恨和悲伤。其中,“路长”暗示了离别的遥远和艰难,“惄焉”则传达了离别者因别离而生的痛苦和哀伤。 “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情感,指路意味着离别即将到来,悲伤的情绪溢于言表;而临觞则暗示了离别者即将举杯相送,但欢笑却不足以抵消离别的痛苦。 “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离别者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其中,“我若西流水”暗示了离别者对友情的忠诚和执着,“子为东峙岳”则表达了离别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因为对方就像巍峨的山岳一样坚定不移。 “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两句描绘了离别者的心情,既有慷慨赴死的决心,又有徘徊不定的忧虑。这种情感交织的状态,表达了离别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最后,“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騑服”两句表达了离别者对再次相聚的期盼和渴望,希望能够携手共进,共同经历人生的风雨。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期盼,也是对人生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比喻生动,表达了离别者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以及对人生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谊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矣怨路长。
惄焉伤别促。
指途悲有余。
临觞欢不足。
我若西流水。
子为东峙岳。
慷慨逝言感。
徘徊居情育。
安得携手俱。
契阔成騑服。
作者介绍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历任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等职,与贾谧等结为“金谷二十四友”。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于其篡位时受伪职。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死,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却大败于七里涧,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关键词解释

  • 伤别

    读音:shāng bié

    繁体字:傷別

    意思:(伤别,伤别)
    因离别而悲伤。
    唐·李白《忆秦娥》词:“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郑振铎《海燕离别》:“在强装的笑容间,我看出万难遮盖的伤别的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