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陵怀古》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意思:我现在从下面,吊古人对不起哤。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金陵怀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秦、吴两国兴建栈阁、修浚江道的往事为题材,通过对比、反衬、暗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江山易主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治理得失的反思。 首句“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壍江”,诗人以秦、吴两国为例,指出不能仅仅依赖栈阁(栈道,指在险峻的山路上每隔一段修筑起的供人马行走的建筑)、江道(长江)来确保国家的安全。这两句诗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 “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这两句承上启下,指出两国未能通过德政来稳固江山,结果导致国家的衰落。 “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诗人进一步指出,历史的兴衰往往是由对险要的轻视和忽视引起的。 “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诗人以荒凉的城池为喻,指出国家治理的失败,使得江山空空如也,毫无生气。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诗人经过此地,感叹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古人的敬意和对自己国家治理得失的反思。 最后,“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诗人以石头潮的汹涌澎湃为喻,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国家治理得失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壍江。
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
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
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古语

    读音:gǔ yǔ

    繁体字:古語

    短语:老话

    英语:archaism

    意思:(古语,古语)

    1.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格言警句。
    《汉书韩安国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