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意思:只有经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偈颂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哲理诗,表达了佛教的涅槃境界。
首先,诗中描述了涅槃的境界是无上的,是圆明常寂照的,但凡愚却将其理解为死亡,外道则执为断灭。这反映了涅槃的深奥和难以理解,一般人难以理解其真实意义。
接着,诗中又提到,诸求一乘入,目以为无作,这些都是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即这些都是妄立虚假名,并非真实义。这表明涅槃并非简单的无作无为,而是需要深入理解才能把握其真实含义。
然后,诗中强调了只有过量的通达无取舍的人才能理解涅槃的真谛。这表明只有具备足够智慧和悟性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涅槃的境界。
最后,诗中描述了涅槃的境界是五蕴法、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等。这些描述描绘了涅槃的丰富内涵和深奥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的涅槃境界是超越凡俗的理解和认知的,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和悟性才能真正理解。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这首诗对于佛教信徒和哲学爱好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启示和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