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吴君与大夫》 胸中万馀卷,未试二三策。

胸中万馀卷,未试二三策。

意思:胸中万余卷,没有考试二三策。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挽吴君与大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州县官员的赞美诗,赞美其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业绩。 首段描述了吴侯年轻时才华横溢,早年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之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仕途上不断攀升,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进取心。 二至六段,作者赞扬吴侯的胸怀和抱负,他胸有成竹,但尚未施展自己的才能和策略。他关心百姓,忧国忧民,致力于改善疲敝的社会风气,以廉洁和正直为准则。他的事迹至今仍广为流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七至十段,作者表达了吴侯想要辞官归隐的愿望,他挂冠神武门,在高卧扬雄宅,享受着清闲的生活。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没有犯过任何错误。他辞官并非因为畏惧权势,而是因为热爱山水、爱好清静的生活。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吴侯的敬仰之情,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匆忙,但同时也为吴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感到欣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吴侯的赞美,表达了对有才华、有品德、有作为的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清廉正直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侯大雅姿,妙龄饱经术。
场屋早蜚声,囊锥颖立出。
携书走帝阍,一第颔髭摘。
夷途骋骏步,霄汉刷健翮。
胸中万馀卷,未试二三策。
谁知廊庙具,反任州县责。
官小不自卑,直道酬平昔。
爱民如爱子,忧国如忧室。
恺悌疲俗苏,廉介贪夫律。
至今遗爱地,籍籍数嘉绩。
松菊动归思,尘埃辞吏役。
挂冠神武门,高卧扬雄宅。
追念平生为,秋毫一无失。
桎梏谢轩冕,膏肓嗜水石。
十载州府间,不见庞公迹。
万事同甑破,百年过箭疾。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胸中

    读音:xiōng zhōng

    繁体字:胸中

    意思: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
    《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

  • 三策

    读音:sān cè

    繁体字:三策

    意思:
    1.三道计谋。
    《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

    2.汉·董仲舒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武帝所赏识,任为江都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