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乡子·何处别时难》 待得清霜满画阑。

待得清霜满画阑。

意思:待得清霜满画栏。

出自作者[宋]晏几道的《南乡子·何处别时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相思和无尽的哀愁。 首句“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直接而深情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诗人用“玉指偷将粉泪弹”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出离别时的痛苦和不舍。这里的“粉泪”代表了女子内心的哀伤和痛苦,也暗示了女子的娇羞和柔弱。 “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诗人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楼上烛光摇曳,残烛之火映衬着离别之痛。这一细节描绘出离别时的氛围和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哀愁和思念。 “待得清霜满画阑。”这句诗描绘了离别后的等待和期盼。诗人描绘了霜降之后,画栏更显清冷的景象,表达了女子对离人的思念和等待。这里的“清霜满画阑”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女子的心情变得更加冷清和孤独。 “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对离人的思念和依恋。她不习惯独自面对寒冷,因此解下自己的罗衣,希望能给离人带来一丝温暖。这一细节描绘出女子的柔情和体贴,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深深思念。 “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这句诗描绘了女子的内心感受。即使离人的面容在她心中百媚千娇,她也无法入睡,因为她太想念离人。这里的“更阑”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但女子的心情却更加愁苦。 “恼乱心情半被闲”,这句诗表达了女子被离别折磨的烦恼和痛苦。她被闲暇的时间和孤独的环境所困扰,内心的思念和痛苦无法排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离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等待的心情、思念的细节和内心的烦恼,将女子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
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
待得清霜满画阑。
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
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
恼乱心情半被闲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关键词解释

  • 清霜

    读音:qīng shuāng

    繁体字:清霜

    意思:
    1.寒霜;白霜。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湛方生《吊鹤文》:“独中宵而增思,负清霜而夜鸣。”
    唐·聂夷中《赠农》诗:“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

  • 待得

    读音:dài de

    繁体字:待得

    意思:等到。
    宋·孙光宪《生查子》词:“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宋·范成大《元日马上二绝》之二:“待得江风欺老病,何如闲健一蓑归。”
    宋·辛弃疾《江神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