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夕穿针》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意思:迎寒理衣缝,在月光抽纤缕。

出自作者[南北朝]柳恽的《七夕穿针》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代马(北方所产良马)在秋天不愿归家,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 首联“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直接点明主题,代马即指北方所产良马,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代马也不愿归家,暗示着生命的离别和时间的流逝。缁纨(zī wán)无复绪,则象征着秋天的色彩褪去,原本鲜艳的衣物也失去了生机。 颔联“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描绘了人们在寒冷的天气中缝制衣物,在月光下抽丝织缕的情景。这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也展现了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努力和坚韧。 颈联“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则通过代马和人的形象,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人生的思考。的皪(dì lì)形容马眼中的光亮,连娟(lián juān)形容人紧皱的眉头,这两句诗将人与马的情感相互交织,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尾联“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再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清露落下,秋风拂过,表达了秋天的寂寥和凄凉。玉柱(yù zhù)则象征着琴弦,这里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代马的形象和人的情感相互交织,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作者介绍 柳恽简介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关键词解释

  • 迎寒

    读音:yíng hán

    繁体字:迎寒

    意思:
    1.谓迎接寒气初来。
    《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南朝·梁·江淹《四时赋》:“若夫秋风一至,白露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