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黍离经故国,湖边木脱正高秋。
意思:岸上黍离经国家,湖边树木脱正高秋。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冯中允之任婺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东南地区风景、历史和文化,以及作者自身宦游经历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东南宦迹多胜游,婺女星下溪山幽。”这两句诗描绘了东南地区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以及这里的美丽山水。婺女星是二十八宿之一,常用来象征婺源的美景。这里的“婺女星下”暗示了婺源的特殊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喜爱和赞美。
“严陵隐德七里濑,沈约诗名八咏楼。”这两句诗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进一步展示了东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严陵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七里濑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沈约则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名在八咏楼(金华的一座著名建筑)上得以流传。
“岸上黍离经故国,湖边木脱正高秋。”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黍离是指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木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高秋时节,湖边的树木凋零,让人感到时光的无情。
“承明三入妨贤久,拟觅江乡小郡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感慨和对归隐的渴望。承明指的是翰林院,作者在翰林院任职多次,但仕途并不顺利。作者因此感到自己妨碍了贤人的发展,于是产生了归隐的想法。他打算在江乡找一个小郡,过上闲适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东南地区风景、历史、文化和作者的宦游经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