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知和州杜驾部》 但求黄口饫,焉问丹穴饥。

但求黄口饫,焉问丹穴饥。

意思:只求对不起读,他问丹穴饥荒。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知和州杜驾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鸟喻人,通过描述鸟类的孝悌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孝道的赞美和对不理解孝道之人的讽刺。 首段描述了桐花欲开时,群鸟争哺儿,只求黄口饫(意为喂养幼鸟),不问丹穴饥(丹穴为凤凰所居,喻指鸟类中的贵族),暗示了孝道的重要性。接着描述了四鸟将飞,中间忽然殒逝,暗示了孝道缺失的悲哀。 二、三段描述了其中一鸟饮必屡顾,每啄必迟迟,最终矫翼去向江之湄,表达了对孝道的坚守和执着。最后一段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嫌忌的讽刺,认为持赠杜挺之是出于孝道,而非为了沽名钓誉。 整首诗以鸟喻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孝道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不理解孝道的人进行了讽刺和批评。诗人通过对孝道的赞美和对不理解孝道之人的讽刺,表达了自己对道德伦理的坚守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桐花欲开时,群噣争哺儿。
但求黄口饫,焉问丹穴饥。
常山有四鸟,将飞昔已悲。
中间忽殒逝,岂得安其枝。
一饮必屡顾,每啄必迟迟。
今朝竟矫翼,去向江之湄。
衔芹不自食,欲遗孤与雌。
此义实已重,莫为枭所嗤。
世俗多嫌忌,我胡为此诗。
此诗美孝悌,持赠杜挺之。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黄口

    读音:huáng kǒu

    繁体字:黃口

    意思:(黄口,黄口)

    1.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
    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