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拟古 其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意思:种植桑树在江边,指望三年叶可采。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拟古 其九》

全文赏析

其九(1)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2)。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3)。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4)。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5)?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6)!
〔注释〕
(1)这首诗具有明显的政治寓意。诗人以桑喻晋,言晋恭帝为刘裕所立,犹如“种桑长江边”,
植根不固,依非其人,最终是山河改变,自取灭亡。
(2)种桑长江边:喻恭帝为刘裕所立,终受其祸。桑:暗指晋。西晋初,人们曾以桑作为晋朝的
祥瑞之物。傅咸《桑树赋》序文说:“世祖(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之君)昔为中垒将,于直庐种
桑一株,迄今三十余年,其茂盛不衰。”又赋中说:“惟皇晋之基命,爱于斯而发祥。”此外,陆机
《桑赋》、潘尼《桑树赋》亦皆咏皇晋兴起之端。陶诗句意本此而引申指晋恭帝。三年望当采:三年
后希望能采桑叶。寓言晋恭帝既已继位三年,应当做出些成绩。
(3)忽值:忽然遇到。山河改:山川河流的变迁。喻刘宋更替司马氏晋朝。
(4)柯:树枝。株:树干。沧海:指东海。
(5)无食:无桑叶可食。欲准待:即“欲待谁”,指望靠谁来吐丝做棉衣。
(6)本:植物的根,这里指桑根。植:种,栽植。这两句是说,桑树本应植根于高原,却被种在
长江边,自取毁灭,现在后悔又有何用。
〔译文〕
种植桑树在江边,
指望三年叶可采。
枝叶长出将茂盛,
忽然遇到山河改。
树枝树叶被摧折,
树干树根浮大海。
春蚕无叶不得食,
无茧寒衣哪里来?
不把根植在高原,
如今后悔亦无奈!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 长江

    读音:cháng jiāng

    繁体字:長江

    短语:赣江 雅鲁藏布江 鸭绿江 扬子江

    英语:Yangtze River

    意思:(长江,长江)

    1.泛指长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