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

意思:闪灼华簪都,曲折绮文长。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象,表达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敬意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描绘了作者早早起床,驱车前往朝廷的情景。早晨的星星已经消失,东方渐渐露出晨曦,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描绘了早晨的朝堂气氛,骑手们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分头出发,道路上的蜡烛也点亮了,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有序的气氛。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是对朝堂外景象的描绘,华丽的簪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道路曲折而美丽。这些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朝廷的庄重和繁荣。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是对作者自己的描述,他佩戴着金印,初露阳光照在金印上,显得更加明亮。他自信地走着,如同玉石一样发出自己的光芒。 “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他希望朝廷能够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人民,聚集各种吉祥的征兆。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对朝廷的敬意。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只能尽职尽责,但仍然感到愧对于朝廷的厚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和表达对朝廷的忠诚和敬意,展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对朝廷的敬意,具有一定的自省和反思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
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
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逶迤

    读音:wēi yí

    繁体字:逶迤

    短语:连绵 连连 持续性 此起彼伏 绵延 迤逦 绵亘

    英语:meandering

    意思:(参见逶迆)
    亦作“逶迆”。亦作“逶

  • 照灼

    引用解释

    光芒四射;闪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水里芙蓉光照灼,见者莫不心惊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秋叶古林,色明艷,斜阳照灼,金紫满山。”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吾尝谓圣人之心,如日月悬象於中天,而光辉照灼乎海宇。”

  • 华簪

    读音:huá zān

    繁体字:華簪

    意思:(华簪,华簪)
    华贵的冠簪。古人用簪把冠连缀在头髮上。华簪为贵官所用,故常用以指显贵的官职。
    晋·陶潜《和郭主簿》之一:“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宋·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