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王介卿》 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壖北。

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壖北。

意思: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岸上北。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寄王介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识、相知,并对友人赞美、惜别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忆昨走京尘,衡门始相识”引领读者进入诗人的回忆,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繁华的都市中与友人初次相识的场景。诗人在“疏帘挂秋日,客庖留共食”中描绘了与友人共食的场景,用秋日的疏帘和客庖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纷纷说古今,洞不置藩域”形容他们交谈的内容广泛,无所不包,从而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然后,“有司甄栋干,度量弃樗栎”一句,诗人通过对“有司”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人才选拔标准的不满。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壖北”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之情。然后,“初冬憩海昏,夜坐探书策”一句,诗人以初冬的海边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孤独夜读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友人文章的赞美,展现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周孔日己远,遗经竄墙壁”一句,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现代社会忽视传统文化的不满。然后,“倡倦百怪起,冠裾稔回惹”一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友人独特的个性魅力。 最后,“明朝渡江还念念非可抑”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即将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之情,用“念念非可抑”形容自己的思念之情难以抑制。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分别的不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昨走京尘,衡门始相识。
疏帘挂秋日,客庖留共食。
纷纷说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栋干,度量弃樗栎。
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壖北。
初冬憩海昏,夜坐探书策。
始得读君文,大匠谢刀尺。
周孔日己远,遗经竄墙壁。
倡倦百怪起,冠裾稔回惹。
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辟。
如川流浑浑,东海为委积。
如跻极高望,万物著春色。
寥寥孟韩后,斯文大难得。
嗟予见之晚,反覆不能释。
胡然蕴环堵,不救谋者惑。
明朝渡江还念念非可抑。
如酲冒炎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