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意思:醒来已是半夜,两岸树木声向微。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浪中行船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描绘了突然而来的风浪,让诗人不禁感叹行船之路的艰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所畏惧,毅然决然地前行。这里的风浪既是大自然的威力,也是人生路途中的艰难险阻。
接着,“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诗人表达了虽然遭遇风浪,但仍决定挂帆向西航行,这种决定并非错误。这体现了诗人的坚定决心和果敢行动,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描绘了洪泽湖上的景象,水流平静迅速,船行如飞。当地居民看到诗人归来,热情问候,依依不舍。这些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情味浓厚的场景。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诗人带着酒来到船上,与船员们共享,意在表达深情厚谊,不愿违背与大家共处的意愿。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夜深人静,诗人酒醒后,听到岸边的树木声声微响,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诗人预计明天到达淮阴市,那里的白鱼可能正肥美。这是对未来的展望,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何劳弄澎湃,终夜摇窗扉。妻孥莫忧色,更有箧中衣。”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行船之路不分南北,只要心意舒适便是所求。无需担忧风浪的澎湃,摇晃窗扉。劝慰妻子不要忧虑,还有箱中的衣物可以御寒。这些诗句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乐观,无畏艰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人的关爱和慰藉。
整首诗以风浪中行船为主线,描绘了自然景色、人情世故,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对家人的关爱和慰藉也体现了诗人的温情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