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意思:比如已经放鹰,半夜时牵引绳索。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修行和禅定的,它描绘了一个幽居深山、潜心修行的隐士,通过观照自己的内心,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清净无染的境界。
首两句“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诗人用“幽人”来形容这位隐士,暗示他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独自在山中修行。而“白骨观”则是指观照自己的内心,通过观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欲望,达到对自我本质的深入理解。“大士”则是指观音大士,他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象征着慈悲和智慧。甘露灭则象征着一种净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隐士的内心得到了净化,如同甘露消除了尘世的污垢。
接下来的四句,“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内心世界。根尘是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对立,通过修行的过程,隐士使两者都达到了清净无染的境界。心境两奇绝则表达了这种境界的独特和不可思议。
接下来的四句“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描述了隐士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还没有完全达到纯熟的境界,仍然受到过去的习惯和恶习的影响。这表明修行的道路并不容易,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最后两句,“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修行的过程。已放的鹰是指已经解脱束缚的鹰,中夜时掣绁则是指修行者在深夜时分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不被尘世的欲望所诱惑。这表明修行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自我约束和警醒。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修行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