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徐子比独秀亭二首》 高亭未与山相称,直起元龙百尺楼。

高亭未与山相称,直起元龙百尺楼。

意思:高亭没有和山相称,直起元龙百尺楼。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题徐子比独秀亭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通过对山中的高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之子于人第一流,于山也独拔其尤”,诗人以赞美的口吻描述了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在这个人群中独占鳌头,如同山中的独拔之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山,将品德高尚的人比作山中独拔的峰,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高亭未与山相称,直起元龙百尺楼”,诗人又以高亭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高亭虽然高耸入云,但并未与周围的山峰相匹配,反而像是元龙百尺楼一样独立于群山之中。这里诗人借用了历史人物典故,元龙是三国时期名士陈登的字,他喜欢抱膝长啸,高谈雄论。这里诗人用“直起元龙百尺楼”来形容高亭,表达了人生应该追求独立于世,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高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品德高尚的人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之子于人第一流,于山也独拔其尤。
高亭未与山相称,直起元龙百尺楼。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元龙百尺楼

    引用解释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刘备 ﹞曰:‘君( 许汜 )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 宋 陆游 《秋思》诗:“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 元龙 百尺楼。”亦省称“ 元龙楼 ”。 沉砺 《狂歌行》:“时而一凭高,直上 元龙 楼。”参见“

  • 元龙

    读音:yuán lóng

    繁体字:元龍

    意思:(元龙,元龙)

    1.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
    《西游记》第一回:“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2.指皇帝。

  • 山相

    读音:shān xiāng

    繁体字:山相

    意思:见“山中宰相”。

    解释:1.见\"山中宰相\"。

    造句:暂无

  • 起元

    读音:qǐ yuán

    繁体字:起元

    意思:
    1.开始;起始。
    《汉书叙传下》:“探篹前记,缀辑所闻,以述《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

    2.犹纪元。
    《旧唐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