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重高枝折,窗明晚色迟。
意思:树高高枝折,在第二晚色慢。
出自作者[宋]沈说的《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冻项缩如龟,茅檐讽雪诗”中,“冻项”指的是脖颈,这里用来形容冬天的寒冷,使人感到自己的脖颈都像缩进了乌龟一样。“茅檐讽雪诗”则描绘了茅屋的檐下,诗人正在低声吟诵着咏雪的诗篇。这里通过描绘外在的寒冷环境和内在的诗情画意,展现了冬日的肃杀与诗人的坚韧。
“冷於初下日,好是未消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冷在初雪之日,那是最冷的时候,然而好景却在雪尚未消融之时,那是最美丽的时候。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初雪之冷与雪未消时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往往是最艰难的时候,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迎来美好的转机。
“树重高枝折,窗明晚色迟”这两句描绘了冬日树木因寒冷而重折高枝,窗户映照着傍晚的余晖,景色凄美。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最后,“忽思溪上路,拟借蹇驴骑”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他忽然想起溪边的那条小路,想要骑着蹇驴去欣赏冬日的风景。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