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叶道士山房》 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意思:最近获得麻姑音信吗,浔阳江边不通潮。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题叶道士山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是一首描绘美丽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感慨的诗。 首句“水边垂柳赤栏桥”描绘了一幅水边桥畔的景象,垂柳依依,赤栏桥立。这里的“水边”可能指的是江边或者湖边,垂柳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赤栏桥则增添了画面中的立体感和色彩感。 第二句“洞里仙人碧玉箫”则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场景,一个仙人居住在洞中,吹着碧玉箫,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洞里”可能指的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与世隔绝的隐秘之地。 第三句“近得麻姑音信否”是一个疑问句,诗人似乎得到了麻姑的消息,但想知道更多,于是询问“近得麻姑音信否”,表达了诗人对神秘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浔阳江上不通潮”是一个隐喻或者双关句,浔阳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长江的一段,不通潮则暗示着人生中的困境和无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
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浔阳

    读音:xún yáng

    繁体字:潯陽

    意思:(浔阳,浔阳)
    江名。
    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
    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明·李梦阳《浮江》诗:

  • 麻姑

    读音:má gū

    繁体字:麻姑

    意思:
    1.神话中仙女名。传说东汉·桓帝时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
    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 音信

    读音:yīn xìn

    繁体字:音信

    英语:message

    意思:音讯;信息。
    《宋书范晔传》:“吾虽幽逼日苦,命在漏刻,义慨之士,时有音信。”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 通潮

    引用解释

    潮水流通。 清 王炳燮 《苏松水利考》:“盖下流通潮之处,浊沙淤滨,日积一钱之厚。” 诸宗元 《过京口有寄》诗:“婉晚风灯曾照梦,迢遥 江 水正通潮。”

    读音:tōng chá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