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潼关地接古弘农,万里高飞雁与鸿。

潼关地接古弘农,万里高飞雁与鸿。

意思:潼关地区与古代弘农,万里高飞雁和鸿。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潼关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人文情感。 首联“潼关地接古弘农,万里高飞雁与鸿”,诗人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潼关与古弘农的紧密联系,以及万里高飞的雁和鸿鸟,象征着人们的远大志向和追求。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潼关与古弘农的关系比作高飞的雁和鸿鸟,寓意深远。 颔联“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诗人以桂树和芸香为象征,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赞美和对长久的敬意。桂树在白日中依然挺拔,芸香历经三代人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敬仰和传承的决心。 颈联“仙舟尚惜乖双美,彩服何由得尽同”,诗人以仙舟和彩服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和睦的渴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离,诗人对此感到惋惜和无奈。 尾联“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诗人以张翰的典故为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尽管他常常被嘲笑,但他的美髯却让他看起来像晋代的司空,这暗示着他的美好品质和未来的光明前途。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传统、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潼关地接古弘农,万里高飞雁与鸿。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彩服何由得尽同。
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潼关

    引用解释

    关隘名。古称 桃林塞 。 东汉 时设 潼关 ,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处 陕西 、 山西 、 河南 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在 关 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 潼关 。” 唐 杜甫 《北征》诗:“ 潼关 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