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 素书传好语,绛帐赴佳期。

素书传好语,绛帐赴佳期。

意思:一向书传好话,帐赴佳期。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时》通过描绘雨天泥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中“老人平旦出,自问欲何之”一句,通过“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素书传好语,绛帐赴佳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借“桃花马”“杨柳姬”等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 最后,“只愁张录事,罚我怪来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幽默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天、老人、知识、爱情、困难和挑战等多个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乐观、幽默和勇敢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时。
老人平旦出,自问欲何之。
不是寻医药,非干送别离。
素书传好语,绛帐赴佳期。
续借桃花马,催迎杨柳姬。
只愁张录事,罚我怪来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素书

    读音:sù shū

    繁体字:素書

    意思:(素书,素书)

    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唿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唐·杜甫《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

  • 佳期

    读音:jiā qī

    繁体字:佳期

    英语:wedding day; nuptial day

    意思:
    1.《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王逸注:“佳谓湘夫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