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

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

意思:为什么不珍惜这一天,跟着把酒杯。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哀叹。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变幻莫测和友情的珍贵。 首句“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表达了人生离别与重逢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期待再次相见的心情。接着,诗人通过“枰上棋”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预测,而“聚散岂吾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的无奈。 在描述与友人相识的过程中,诗人通过“闻名自童儿”等语句,展现了两人之间的缘分和情谊。同时,诗人也用“相从未云几,别泪遽已垂”等语句,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与不舍。 此外,诗人还通过“云间鹤”的形象,比喻友人的离去,展现了人生离别的无常和无法挽留。而“举头已千里,可见不可追”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遗憾和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人生无常和友情珍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
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
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
胡为复嗟叹,实恨相识迟。
念昔非亲旧,闻名自童儿。
不见常隐忧,见之百忧披。
相从未云几,别泪遽已垂。
有如云间鹤,影过落寒池。
举头已千里,可见不可追。
我本蜀诸生,能言公少时。
初为成都掾,治狱官苦卑。
高才绝伦辈,邦伯忘等夷。
是时最少年,白晰未有髭。
风流能痛饮,敏捷好论诗。
勇于韝上鹰,不啻囊中锥。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把酒

    读音:bǎ jiǔ

    繁体字:把酒

    英语:raise one\'s wine cup

    意思:
    1.手执酒杯。谓饮酒。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不惜

    读音:bù xī

    繁体字:不惜

    英语:not stint

    意思:不顾惜;不吝惜。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

  • 日相

    读音:rì xiāng

    繁体字:日相

    意思:方术的一种。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
    《后汉书循吏传王景》:“初,景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

  • 酒卮

    读音:jiǔ zhī

    繁体字:酒卮

    意思:盛酒的器皿。
    北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卮。”
    《北史魏濮阳王顺传》:“以银酒卮容二升许,悬于百步外,命善射者十余人共射,中者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