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横秋风吹笛》 冷露下天星斗润,烟波声到是谁家。

冷露下天星斗润,烟波声到是谁家。

意思:冷暴露下天星斗滋润,烟波声到是谁家。

出自作者[明]朱元璋的《横秋风吹笛》

全文创作背景

**《横秋风吹笛》是明代诗人朱元璋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朱元璋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有关。他在自述中提到了自己早年贫寒、亲人离世的悲惨经历,这样的经历使他更加珍惜得到的天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文武大臣的感激之情,认为他们功劳最大。因此,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朱元璋对自己奋斗历程的回顾和总结,表达了他对天下和臣子的珍视与感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风落木绽黄花,牛背村童笛正佳。
曾识倚楼人听处,每闻吹月鹤升遐。
苍江一色浑秋意,红叶初光衬晚华。
冷露下天星斗润,烟波声到是谁家。
作者介绍 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关键词解释

  • 星斗

    读音:xīng dǒu

    繁体字:星鬥

    短语:日月星辰 双星 辰

    英语:stars

    意思:(参见星斗)

    1.泛指天上的星星。
    《晋书元帝纪论

  • 烟波

    解释

    烟波 yānbō

    [mist-covered waters]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引用解释

  • 谁家

    读音:shuí jiā

    繁体字:誰家

    意思:(谁家,谁家)

    1.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

  • 冷露

    读音:lěng lù

    繁体字:冷露

    意思:清凉的露水。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溼桂花。”
    唐·孟郊《秋怀》诗之二:“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唐·罗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