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衡岳道中》 纶巾一幅无人识,胜业门前听午钟。

纶巾一幅无人识,胜业门前听午钟。

意思:头戴纶巾一幅没有人认识,胜业门前听午钟。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衡岳道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纶巾一幅无人识,胜业门前听午钟》是一首描绘山间风物和诗人独自山行体验的诗。它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风、龙吟虎啸、松树、纶巾和午钟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首句“客子山行不觉风”,诗人以“客子”自指,表达了独自在山中行走的感觉。这里的“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了生活中的各种纷扰和困扰。诗人通过山行体验,感受到了风的自由和清新,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和困扰。 “龙吟虎啸满山松”一句,诗人运用了龙吟虎啸的意象,描绘了山间松树的景象。这种景象既表现了山林的神秘和壮丽,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感慨。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纶巾一幅无人识”一句,诗人以纶巾为意象,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的态度。纶巾是一种古代的帽子,通常用丝带编织而成,象征着一种清雅、超脱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胜业门前听午钟”,诗人描绘了胜业门前的午钟声,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胜业门是古时的一种修行场所,门前有钟楼,用于报时。诗人通过描述午钟声,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听午钟”也暗示了诗人的归隐之心,他渴望在山林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间风物和诗人独自山行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龙吟虎啸”、“纶巾”、“胜业门”等,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表现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
纶巾一幅无人识,胜业门前听午钟。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纶巾

    读音:guān jīn

    繁体字:綸巾

    英语:synthetic fiber towel

    意思:(纶巾,纶巾)
    冠名。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一说配有青色丝带的头巾。相传三国·蜀·诸葛亮在军中服用,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一幅

    读音:yī fú

    繁体字:一幅

    意思:
    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
    《后汉书符融传》“幅巾奋褒”唐·李贤注:“幅巾者,以一幅之也。”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贵者绫锦裙襦,上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