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意思:早年首都听越吟,听说你江海分越深。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作者在回忆早年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描绘了作者早年生活在北京,听到越地之音,对江海之地的情感愈发深厚。这里的“京华”可以理解为繁华的京城,“越吟”则暗示了作者对越地(江海之地)的思念。而“闻君江海分逾深”则表达了作者对江海之地的向往和渴望。 颔联“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参加兰亭集会,与高僧支道林等一同欣赏美景,畅谈人生。这里用“若”字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颈联“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描绘了作者在秋风的吹拂下,频繁拿出书卷,独自吟诵着前人的诗句。这里用“琼书”代指书卷,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频把”和“独吟”则表达了作者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尾联“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他看到桂江日夜流淌,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甬东(作者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挥泪”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无奈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早年生活的怀念,对未来的渴望和迷茫,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关键词解释

  • 京华

    读音:jīng huá

    繁体字:京華

    英语:capital

    意思:(京华,京华)
    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匯集之地,故称。
    晋·郭璞《游仙诗》之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

  • 江海

    读音:jiāng hǎi

    繁体字:江海

    意思:
    1.江和海。
    《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岑参《送张

  • 早岁

    读音:zǎo suì

    繁体字:早歲

    意思:(早岁,早岁)
    早年。
    南朝·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惟君之懿,早岁飞声。”
    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钱塘·李道坦·坦之,早岁入道洞霄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