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石篆诗》 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意思:语言对我不值得记否,封题远寄过来与梅。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石篆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寒岩飞流落青苔》是一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慨的诗。它描绘了寒岩的景色,以及岩石上留下的古老字迹,并表达了对这些字迹的敬仰和对其传承的渴望。 首先,诗中描述了寒岩的景色,飞流而下的青苔,旁斲石篆的奇特景象。这些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接着,诗中提到了岩石上留下的古老字迹,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这些字迹的存在令人感到敬畏和惊讶,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 然后,诗中描述了山中老僧对这些字迹的保护措施,印之以纸磨松煤,欲令留传在人世。这些字迹被视为文化遗产,需要被传承下去,以供后人欣赏和研究。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字迹的看法和感慨。他怀疑这些字迹是否是律画,又怀疑人力能否创造这样的奇迹。他认为这些字迹是天地胚浑判的产物,是自然和历史留下的痕迹。这些字迹的存在令人感到神秘和惊叹,也让人思考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宝贵的财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斲石篆何奇哉。
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欲令留传在人世,持以赠客比琼瑰。
我疑此字非律画,又疑人力非能为。
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嵬。
当时野鸟踏山石,万古遗迹於苍崖。
山只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
群仙发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
嗟我岂能识字法,见之但觉心眼开。
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不足

    读音:bù zú

    繁体字:不足

    短语:贫乏 左支右绌 缺乏 短小 青黄不接 匮 枯竭 紧张 匮乏 捉襟见肘

    英语:lacking

    意思:
    1.不充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