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轿中看山》 峰外复有峰,历尽独能遍。

峰外复有峰,历尽独能遍。

意思:又有座山峰之外,历尽能遍。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轿中看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生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山的形态、色彩、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是一首很有艺术感染力的诗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买山安得钱,有钱价不贱”,以买山为引子,揭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追求这种美好所需要的付出。诗人借此表达出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 接下来“住山如冠玉,人见我不见”,通过对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世言游山好,一峰足双茧。峰外复有峰,历尽独能遍。”这几句表达了游览山水的艰辛和付出,但也强调了只有经历过才能遍览美景。 然后诗人通过“不如近看山,近看不如远。请山略退步,容我与对面。”表达了一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即近观不如远观,与自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更好地欣赏它的美。 随后的诗句描绘了诗人与山之间的互动,以及山的变化。“我行山欣随,我住山乐伴。有酒唤山饮,有蔌分山馔。”这些诗句展现了诗人与山的亲密关系,也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的形态和色彩的变化。“隔水绝高寒,萦云偏蒨绚。雨滋青弥深,日炫紫还浅。”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 最后的诗句“劣行三两驿,已阅百千变。非我去旁搜,皆渠来自献。寄言有山人,勿卖亦勿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慨,以及对山的热爱和珍视。整首诗以此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和回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买山安得钱,有钱价不贱。
住山如冠玉,人见我不见。
世言游山好,一峰足双茧。
峰外复有峰,历尽独能遍。
不如近看山,近看不如远。
请山略退步,容我与对面。
我行山欣随,我住山乐伴。
有酒唤山饮,有蔌分山馔。
隔水绝高寒,萦云偏蒨绚。
雨滋青弥深,日炫紫还浅。
端居忽飞动,遐逝即回转。
孤秀呈复逃,层尖隐还显。
掇入轿中来,置在儿上玩。
劣行三两驿,已阅百千变。
非我去旁搜,皆渠来自献。
寄言有山人,勿卖亦勿典。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历尽

    解释

    历尽 lìjìn

    [experience and suffer] 多次经历或遭受

    历尽沧桑

    读音:lì 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