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意思: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伴侣。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富春江畔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翠竹在波浪中摇曳的景象,它们像一片绿色的屏障,矗立在波涛之中。这些翠竹在波涛中摇曳生姿,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园林之中。 “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鱼儿在溪口游弋,它们在这片美丽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没有束缚和拘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两句,诗人描绘了江边杨柳依依、鸬鹚相伴的景象。这些景物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也表达了诗人对平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选择此地居住的原因。他在这里编竹筏、钓鱼,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富春渚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诗人选择在这里终老,也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富春江畔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平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束缚和拘束的厌恶。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也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写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
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鸬鹚

    读音:lú cí

    繁体字:鸕鶿

    短语:鱼鹰

    英语:cormorant

    意思:(鸬鹚,鸬鹚)

    1.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

  • 杨柳

    解释

    杨柳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willow]∶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l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