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
意思:元章书法日千纸,平时自己辛苦谁与美。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的赞美。米芾,字元章,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书法家和画家。这首诗通过描绘米芾的创作习惯和作品的影响,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刻苦精神的敬仰。
首句“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直接赞美米芾的书法技艺高超,他每日能创作出上千张纸的书法作品,展现出其卓越的技艺和勤奋的精神。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米芾自苦精神的敬佩,无人能与其技艺和刻苦精神相媲美。
“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米芾的创作比作画在地上饼,虽然看似无法与真实食物相媲美,但却能引起饥饿的人们的极度渴望和垂涎。这里表达了米芾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吸引力,甚至能够引起人们的“馋水”。
“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进一步描述了米芾作品的影响力。他的作品被装在精美的锦囊和玉轴上,吸引了众多的收藏者和研究者。这一句表达了米芾的作品在人们眼中是无可比拟的真品,其艺术价值令人惊叹。
“忍饥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则描绘了米芾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看书、创作,其精神令人感动。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米芾仍然坚持追求艺术,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最后一句也暗示了米芾的生活并不富裕,需要靠乞求他人的米来维持生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米芾的创作习惯、作品的影响力和生活状况,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描绘,将米芾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