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有客谁人肯夜过?

有客谁人肯夜过?

意思:有客人谁人愿意晚上经过?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它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和忧虑的诗。 首句“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期待有人来访,却无人到来,只有孤独和愁苦陪伴着他。他感叹风景虽美,却无法排遣内心的忧愁。这种孤独和愁苦的情绪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寂寥和凄清,边鸿是指远离家乡的鸿雁,它们在霜重的时节里鸣叫,更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庭树空,月儿多,营造出一种空旷、寂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忧虑。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无法得到来自家乡的消息,只能通过琴声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彩弦”指的是弹琴,诗人通过弹琴来排解内心的忧愁,但琴声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整夜未眠,心绪不宁,只期待着城头的乌鸦报晓,这样他就可以看到白河的方向,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安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状态,他渴望看到白河,渴望回到家乡,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思乡和忧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情感和环境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助,让人深感同情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客谁人肯夜过?
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谁人

    读音:shuí rén

    繁体字:誰人

    英语:who

    意思:(谁人,谁人)
    何人;哪一个。
    《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唐·王建《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

  • 读音:guò

    繁体字:

    短语:了 喽 罢

    英语:(surname)

    意思:1.犹过愆。

    近义词: 度过、欢度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