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点绛唇·露下风高》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

意思:天外去说,想去凝香袖。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点绛唇·露下风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描绘宫廷生活和音乐,表达了深深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露水落下,风高气爽,井边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宫廷的竹席也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种景象为整个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了基础,充满了秋天的寂寥和清冷。 “画堂筵启。一曲呈珠缀。”描绘了宫廷宴会的场景,华丽的堂筵开启,优美的音乐响起,珠玉般的歌声流淌出来。这里充满了繁华和热闹,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因为宴会总是会结束的。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这里用行云来比喻音乐,形象生动。音乐如行云般飘渺,又如行云欲去般依依不舍。而“凝香袂”则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结束时,歌女的香袖微微颤动的场景,充满了诗意。 “炉烟起。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这里描绘了音乐结束后的场景,炉火熊熊,香烟袅袅,但音乐的美却让人感到断肠。女子的蛾眉紧锁,仿佛被音乐所打动,也仿佛在哀愁中沉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不舍。音乐的美让人陶醉,但结束后的哀愁更让人难以忘怀。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细腻和深刻,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
画堂筵启。
一曲呈珠缀。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
炉烟起。
断肠声里。
敛尽双蛾翠。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行云

    读音:xíng yún

    繁体字:行雲

    英语:rack

    意思:(行云,行云)

    1.流动的云。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哀风兴感,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归鸟忘栖。”

  • 天外

    读音:tiān wài

    繁体字:天外

    英语:beyond the highest heavens; far, ; far away

    意思: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楚·宋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