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泛西湖》 醉客半眠红烛下,画船行唱采莲归。

醉客半眠红烛下,画船行唱采莲归。

意思:醉客半眠红烛下,画船行唱采莲回家。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忆泛西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面青山紫绣围,平湖万顷碧罗衣》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优美诗篇。 首先,诗人通过“四面青山紫绣围,平湖万顷碧罗衣”的描绘,展现出一片青山环绕、湖水如碧的美丽景象。这里的“紫绣围”和“碧罗衣”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青山的厚重和湖水的清澈。 接着,“风摇酒面金鳞活,月弄波光玉篆飞”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风起月照时的湖面景色,仿佛风摇动时水面泛起金色的鳞纹,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刻印着玉质的篆文。这种景象既美丽又神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醉客半眠红烛下,画船行唱采莲归”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在湖上饮酒、赏景、采莲的活动,营造出一种欢乐、和谐的氛围。醉客半眠的描绘展现了人们陶醉在美景中的悠闲姿态,红烛下的场景则增添了浪漫的色彩,而画船行唱采莲归则表现了采莲活动的热闹和欢乐。 最后,“十年衣袖遮尘土,惆怅飞云满翠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变化的惆怅。十年间,生活的尘土让衣袖遮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而飞云满翠微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不如意的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变化的惆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面青山紫绣围,平湖万顷碧罗衣。
风摇酒面金鳞活,月弄波光玉篆飞。
醉客半眠红烛下,画船行唱采莲归。
十年衣袖遮尘土,惆怅飞云满翠微。
作者介绍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关键词解释

  • 采莲

    读音:cǎi lián

    繁体字:埰蓮

    意思:(参见採莲,采莲)

    造句:

  • 画船

    读音:huà chuán

    繁体字:畫船

    意思:(画船,画船)
    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矶。”
    宋·范仲淹《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醉客

    读音:zuì kè

    繁体字:醉客

    意思:
    1.喝醉酒的人。
    《后汉书吴祐传》:“又安丘男子毋丘长与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长杀之而亡。”

    2.指好饮酒的人。
    《三国志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