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绅诗》 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

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

意思:失败礼因亲近,哲人自住占。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书绅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它以和静、真质、天性、智者鉴未形等概念为主线,阐述了人生中的道德、智慧、情感和行为准则。 首联“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描绘了和静、真实和质朴的品质,这是人们所赞美的最灵性的表现。然而,外界的事物会迷惑人的天性,导致各种纷繁复杂的情感和行为。 颔联“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揭示了祸患的根源往往隐藏在微小的细节中,只有智者能够洞察未成形的事物。而违背礼仪的行为往往是由于亲近的人的影响,这提醒我们要保持自我,坚守正道。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如何保持心念的端正,如何避免轻浮的行为,如何遵循规矩,如何把握初期的行动,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等。这些论述都与行为准则和道德修养有关,强调了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提到了先师的中庸之道,这是引导人生的重要原则。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平衡和和谐,这与诗中的主题相吻合。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度思考的人生哲理诗,它通过各种概念和论述,引导人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和道德,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和谐。它鼓励人们保持警惕,保持自我控制,遵循规矩,追求中庸之道,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
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
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
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
当令念虑端,鄙嫚不能萌。
苟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
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
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
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
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清。
和理通性术,悠久方昭明。
先师留中庸,可以导此生。
作者介绍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哲人

    读音:zhé rén

    繁体字:哲人

    短语:完人 先知 圣 贤 哲

    英语:sage

    意思:
    1.智慧卓越的人。
    《诗大雅抑》:“其维哲人,告之话

  • 自居

    读音:zì jū

    繁体字:自居

    短语:忘乎所以 傲慢 自傲 大模大样 旁若无人 老气横秋 自大 冲昏头脑 出言不逊 傲视 妄自尊大 翘尾巴 不可一世 骄傲 骄 神气 自满 大言不惭 倨 自命不凡 高傲 自

  • 居贞

    读音:jū zhēn

    繁体字:居貞

    意思:(居贞,居贞)
    遵守正道。贞,通“正”。
    《易颐》:“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后汉书马融传论》:“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闲,将有意于居贞乎?”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