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选隙地居,不踏要路行。
意思:每次选空地居住,不踩踏要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丘中有一士 命首句为题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丘中有一士”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这位隐士高尚品德和处世哲学的敬仰。
诗中描述了这位隐士的几个主要特点:
1. 他的面容平静,不忧愁,不痛苦,血气平和。这表明他心态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
2. 他选择在空地上居住,不走捷径,行为无过错,不与外界争斗。这表明他为人正直,行为端正,不追求名利,体现了他的道德品质。
3. 尽管他生活贫困,藜藿不足充饥,布褐不足以蔽体,但他没有抱怨和嗟叹。这表明他对贫贱的看法与众不同,不以贫贱为耻,体现了他的超脱世俗的眼光。
4. 他不饮浊泉之水,不栖曲木之阴,只选择正义之士交往。他认为金钱和物质财富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5. 他的行为影响了周围的人,他们像兰花一样被熏陶,变得高尚和正直。这说明他的行为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6. 诗人想要拜访这位隐士,但并不一定要见到他的面容,只要学习他的心就够了。这表明诗人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处世哲学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通过隐士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