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意思:世德登甲科,青紫色相信可以拾。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是一首对故乡山水人文的赞美诗,通过对余姚二山(即五磊山、百步岭)的描绘,展现了故乡的美丽和繁荣。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将故乡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向往。 首联“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表达了故乡的荣耀和繁荣,仿佛青紫等高官厚禄唾手可得。这一联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故乡的荣耀比作高官厚禄,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故乡的繁荣景象。 颔联“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的美丽和高贵,如同高门大族一般矗立在世间。这一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故乡与高门大族相比,突出了故乡的高贵和荣耀。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故乡的人文景象,“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余姚二山之下,东南最著名的邑落,烟波浩渺中万户人家安居乐业,和谐自在地生活着。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将故乡的人文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向往。 随后诗句“又得贤大夫,坐堂恩信敷。”描述了故乡的贤大夫治理有方,恩信广布,使得故乡更加繁荣。这一联表达了对故乡人民的赞美和敬意。 最后,“乘兴访隐沦,今逢贺老无。文藻凌云处,定喜江山助。”表达了诗人乘兴访问隐士的愿望,希望能与贺老这样的文人墨客相聚。在壮丽的江山之中,诗歌的文采更加凌云直上,定然喜得江山之助。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山水人文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将故乡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故乡人民的赞美和敬意,以及对隐士和文人墨客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
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贤大夫,坐堂恩信敷。
春风为君来,绿波满平湖。
乘兴访隐沦,今逢贺老无。
文藻凌云处,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仙舟,离樽少留驻。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甲科

    读音:jiǎ kē

    繁体字:甲科

    意思:
    1.古代考试科目名。
    汉时课士分甲乙丙三科。
    《汉书儒林传序》:“平帝时王莽秉政……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

  • 世德

    读音:shì dé

    繁体字:世德

    意思:
    1.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
    《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郑玄笺:“以其世世积德,庶为终成其大功。”
    宋·曾巩《上欧阳学士

  • 青紫

    读音:qīng zǐ

    繁体字:青紫

    英语:hematocyanosis

    意思:
    1.本为古时公卿绶带之色,因借指高官显爵。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