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听蛙》 半夜条风入绮窗,清晨细雨霏檐瓦。

半夜条风入绮窗,清晨细雨霏檐瓦。

意思:半夜条风到绮窗,清晨细雨霏霏屋檐瓦。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听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大自然和人间万象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从荒池蛙鸣到枝头燕莺,从更鼓喧嚣到人间百态的一幅幅鲜活画面。 诗的开篇以荒池和蛙鸣引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已知地气上如炊,更觉石泉流若泻”进一步渲染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诗人描述了阳光明媚的早晨,细雨纷飞,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然后,诗人转向了人间的万象,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和情景。梁间的紫燕舞动,枝头的黄莺歌唱,这些都是生命的象征。然后,诗人又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声,有村童的喧闹,悍妇的喧哗,西域胡僧的弹唱,齐东老生的夸谈,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和人间的热闹,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人的描绘也充满了哲理,让人思考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活的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绕舍荒池底且,蛰蛙齐候鸣雷社。
已知地气上如炊,更觉石泉流若泻。
举头玉烛焕阳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条风入绮窗,清晨细雨霏檐瓦。
梁间紫燕舞参差,枝上黄莺语悲姹。
播形肖貌均有生,感气伤情皪瘖痖。
初聆衙衙杂更鼓,渐听嘈嘈成侈哆。
犹持坚白较同异,似坐狙丘谈稷下。
村童叫噪聋学究,悍妇勃磎喧姊姐。
西域胡僧弹般若,齐东老生矜炙濩。
逸帆触岸靡蒹葭,醉客骂筵投盏斝。
呦咬谁辨骠儿哇,秬砉乍开叟呵。
怒牙嚼啮悸罗吞,寤言诘屈惊宜<榼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檐瓦

    读音:yán wǎ

    繁体字:檐瓦

    造句:

  • 清晨

    读音:qīng chén

    繁体字:清晨

    英语:early morning

    意思:早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汉·贾谊《新书官人》:“清晨听治,罢朝而议论。”
    三国·魏·曹植

  • 半夜

    读音:bàn yè

    繁体字:半夜

    英语:midnight

    意思:
    1.一夜的一半。
    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
    《儿女英雄传

  • 条风

    读音:tiáo fēng

    繁体字:條風

    意思:(条风,条风)

    1.东北风。一名融风,主立春四十五日。
    《山海经南山经》:“﹝令邱之山﹞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
    郭璞注:“东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