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
意思:床上各公富贵的人,怎么能够办好这化装手。
出自作者[宋]朱翌的《题校书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学问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痴迷和对于艺术的欣赏。
首联“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用扫尘比喻学习学问,用萤火虫的灯光比喻独自学习时的专注和执着。而“帝虎鲁鱼相可否”则表达了对于学问的严谨态度,即对于知识的追求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颔联“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他认为那些身居高位、富贵荣华的人,是无法真正理解学问的深奥和艰难的。
颈联“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描绘了诗人追求学问时的美好环境和美好心境。这里用春天的绿柳和莺啼来比喻学习时的愉悦和轻松,用翠袖弹丝和眼前酒来比喻学习时的享受和乐趣。
随后,诗人的视角转向了对于艺术的欣赏。“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这里用画史画名不画实来比喻艺术作品的美妙和深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勤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人的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