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
意思:竹里怪禽啼哭似鬼,路边枯树祭为神。
出自作者[宋]赵师秀的《十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内敛的笔触,描绘了荒凉、落寞的景色,并通过寓言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失落。
首句“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诗人以乌纱巾比喻自己,以黄尘和落日象征荒凉的背景,表达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诗人的内心更加感到恐惧和不安。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荒凉的景色,竹林里的怪禽啼声如同鬼魅,道旁的枯木已经失去了生机,只能作为祭神的物品。这两句寓言般的描写,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感。
“亦知远役能添老,无柰高眠不救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役的无奈和对于衰老的担忧。尽管知道远行能够增加老年的岁月,但是无奈之下,高枕无忧却不能解决贫穷的问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于未来的担忧。
最后,“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难得自由身”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这里距离城市只有十里路,但是明天就要开始新的旅程,诗人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对于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色和寓言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失落感。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内敛,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